民政部副部长邹恩同在全国殡葬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983年4月15日)
全国殡葬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就要结束了。我代表民政部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国殡葬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希望大家珍惜已有的荣誉,在新的征途中做出更大的成绩。现在,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的十二大所指引的方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在新的形势下召开这次大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召开的这次全国殡葬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表彰先进,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殡葬改革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使同志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普及推广,开花结果,把我国的殡葬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全国殡葬改革战线上的模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你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出色成就,应该受到表彰,值得大家很好学习。就殡葬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来说,首先应该认真地学习你们那种热爱殡葬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作为一个殡葬职工,你们经受了多方面的考验。你们勇敢地抵制了旧传统的偏见和社会上错误舆论的压力,大胆地冲破在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出现的干扰,以唯物主义思想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精神武装自己,不信神,不信鬼,不怕脏,不怕累,勤勤恳恳,热情周到地为死者家属服务,妥善地处理死者的遗体,使活着的人们得到安慰。你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们信守职业道德的优秀品质,你们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的贡献,使人们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们的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你们的心灵是美丽而高尚的,你们应当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其次,应该学习你们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今天的殡葬工作与旧时代的杠房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殡葬工作讲科学,而且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座的先进工作者同志都是通过刻苦努力,在实践中掌握业务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郑州市杨兴存同志改制火化炉,耗油少、质量好,在消除污染上也前进了一大步,获得了科学技术奖励。山东省荣城火化场的火化同志们,不断总结提高火化技术,使每具尸体的耗油量降低到不超过1公斤,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能源。天津市齐利同志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了大量医学书籍,掌握了尸体面部表皮下七种缝合技术,在非正常死亡尸体的整容工作上有不少创新,使丧主得到安慰,被评为市特等劳动模范。我们的殡葬事业单位在同志们的带动下,在学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殡葬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一步全 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指标,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殡葬职工队伍,使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已应有的作用。1981年全国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殡葬职工的积极努力,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殡葬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视;旧的丧葬方式非改不可的趋势,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丧葬问题上的一些封建主义旧传统、旧观念、旧风俗、旧做法,虽然在一些地方曾一度拾头,全国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后,经过各级党、政部门的宣传和加强行政管理,现在已有改变,文明、节简办丧事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二、火化率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有提高。据26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有21个省1981年上升了5%。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好水平。在没有火葬条件的地方,也着手对土葬进行改革,很多地方已制止了在耕地上乱埋乱葬的现象。三、各地党政领导加强了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许多市、县制定了殡葬改革工作的新章法,不少街道、乡镇把殡葬改革作为乡规民约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殡葬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使我们更加坚定一个信心:改革中国旧的丧葬习俗的任务是可以一步一步地实现的。而要实行这个任务,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总结以往的经验,概括说来就是:主动依靠党政领导,大抓宣传教育,大造社会舆论,坚决依靠群众,提高服务质量,勇于改革创新。凡是这样做的地方,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地都有这样的好典型。所以,我们各级民政部门要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注意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殡葬改革工作搞好。当前,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在立志改革,在改革中创造新的局面。我们殡葬战线也要以改革者的姿态开展工作,使殡葬改革工作发挥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认真贯彻殡葬改革的方针,进一步整顿好殡葬事业单位,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殡葬职工队伍,切实抓好殡葬事业单位的自身建设,开展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作风的群众性活动,从而使殡葬改革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一步。一、环境面貌大改观。殡葬事业单位是人们对死者寄托哀思的地方,一定要做到环境整洁、肃穆,实现绿化、美化、净化。这些单位的环境搞好了有助于克服世俗偏见,有利于人们自觉地实行火葬,也有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二、服务质量大提高。一定要做到优质服务。对死者讲文明,亲属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对丧主讲礼貌,使他们减轻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到宽慰,更好地投身于“四化”建设。三、多项服务大开展。在不搞封建迷信,不搞铺张浪费的前提下,从接尸、火化、悼念活动到骨灰寄存都应尽量对丧主予以方便;对所需要的花圈、黑纱、骨灰盒、鲜花、盆景尽力予以解决。在人员多、任务少的单位,还可适当开展其他副业经营。四、经费补贴大减少。经过试点,积极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具体做法各地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规定,不要一刀切。同志们: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领导下,只要我们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事业单位广大职工互相学习,共同努力,我们的殡葬工作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转载自网络)